浅谈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

骶髂关节损伤又称骶髂关节半脱位、骶髂关节错缝症,是指骶髂关节遭受外力的作用,或因妇女孕产骶髂关节面对合不良,导致骶髂关节韧带损伤或骶髂关节错缝,引起局部疼痛的功能障碍。临床上以持续性下腰痛或腰臀痛、长短腿、跛行为主要特征。本病好发于青壮年,尤以女性及运动员最为多见。近年来自驾车增多,由于右足用力过多,动作变换频繁,牵拉骶髂关节,造成骶髂关节损伤,发病率明显上升。本病属中医伤科“骨错缝”范畴,又称“胯骨错缝”。

骶髂关节由髂骨内侧关节面与上3节骶骨的外侧关节面构成,其关节面凹凸、粗糙不平。骶髂关节为耳状面关节,结构稳定性好,属于微动关节,具有一定弹性,可维持骨盆稳定性,承受人体躯干重量,起到连接脊柱与下肢间的枢纽作用,是躯干重量的缓冲部分。骶髂关节非特殊外力或分娩原因,一般不容易损伤。

病因病机:

常见于弯腰负重扭转骨盆,或一侧下肢不动,脊柱骤然向对侧旋转,牵拉骶髂韧带致其损伤,引起骶髂关节错缝;猝然跌倒时单侧臀部着地,或单侧下肢负重跳跃、坠跌等,地面的作用力向上传导,而躯体向下的冲击力向下传导,两种作用力汇集于骶髂关节,而产生骶髂关节损伤;下蹲位负重起立时扭错,或身体向前、向后跌仆,使骶髂关节过度前后旋转,导致骶髂关节损伤;另外,腹直肌、股后肌等肌肉的强烈收缩,可使骶髂关节交锁在不正常的位置,从而产生损伤。
长期弯腰工作、经常过度负重、脊柱疾病、分娩损伤、耻骨韧带损伤等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。

症状:

1.下腰痛,伴有一侧腰臀或两侧腰臀部疼痛,弯腰、转身、仰卧等使疼痛加剧;咳嗽或打喷嚏时可引起患侧疼痛,或伴有下肢放射痛。

2.有长短腿现象,常呈撅臀跛行,患肢搁腿、穿鞋袜困难。

3.有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状,如下腹部胀闷不适,肛门坠胀感;排便习惯改变,排便次数增加;尿频、尿急,排尿困难;会阴部不适,阳痿,痛经等。

4.腰骶部酸软乏力,常用手支撑患侧,或经常更换坐姿。产后女性可引起耻骨联合处疼痛。

检查:

1.可见患侧骶髂关节较健侧隆起;双侧对比触摸髂后上棘时,患侧髂后上棘有凸起或凹陷,触诊髂后上棘下缘,患侧较健侧偏下者为后错位,反之为前错位。

2.患侧髂后下棘的内下角有压痛、叩击痛,有时可触及痛性筋结。

3.腰部前屈、后伸活动受限,患侧侧弯明显;腰臀部的肌肉紧张,臀上皮神经、臀中肌压痛明显。

4.两侧下肢不等长或有“阴阳足”。

5.特殊检查:骨盆分离试验阳性,“4”字试验、床边试验阳性,骶髂关节旋转试验阳性。

X线检查可有骨盆形态改变,部分患者有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,耻骨联合分离或上下错移。陈旧性损伤可见骶髂关节下缘骨质增生,关节面毛糙或骨密度增高影。
本病应与骶髂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 相鉴别。

治疗:

治则 舒筋通络,松解粘连,理筋整复。

操作

(1)蛙式四步扳法(前脱位、后脱位均可) ①自体牵引法:患者取俯卧位,在患侧髂前部垫一枕头,身体的3/4连同患侧下肢悬于治疗床外面,自然下垂,下肢不能着地,利用自身重量做自体牵引。时间5~10分钟,转第2步操作。②屈髋屈膝扳法:继上势,体位同上,在自体牵引姿势的基础上,医者以一手托住患侧膝部,另一手按压在骶髂关节处,做极度的屈髋屈膝运动,一压一屈同步进行,一般操作3次左右,转第3步操作。③蛙式外展扳法:继上势,体位同上,在极度屈髋姿势的基础上,医者托膝关节的手用力做蛙式外展扳动,按压骶髂关节部的手同时向下用力按压,再回到极度屈曲姿势做外展运动,按压与外展同步进行,一般操作3次左右,转第4步操作。④外展后伸扳法:继上势,体位同上,在蛙式外展姿势的基础上,由蛙式扳法转为后伸扳法,在进行后伸扳法时,操作者托膝关节的手用力做后伸扳动,另一手同时向下按压骶髂关节部位,按压与向后扳动同步进行,一般操作3次左右。上述②③④步骤要循序渐进地重复操作3/5遍。

(2)理筋通络法 患者取俯卧位,医者用、按揉等手法在腰骶部、患侧骶髂关节及臀部施术,再在患侧骶髂关节处、肾俞、大肠俞、八髎、秩边、环跳等穴位用拇指按揉法、弹拨法等进行重点操作,然后在患侧骶髂关节处,用掌擦法,以透热为度。

注意事项:

1.推拿治疗后,症状可立即缓解,但因骶髂关节韧带损伤需要一个修复过程,故在治疗后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半小时以上。

2.治疗期间,患者宜卧床休息,并注意腰骶部保暖,不宜做腰及下肢大幅度的活动。

关键词:推拿

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,转载自木秀易林,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zhangweicheng.com/post/26/

上一篇:教你找回Win7中被隐藏的windows mail

下一篇:[转]:白描 App 与视障群体的故事